11个省份联手!42万亿经济体!上海与长江经济带遇上最强对手
水为财,遇水则发。
长江经济带之后,有没有一个珠江经济带?
答案是有的,那就是泛珠三角区域!最近,泛珠又有了新进展。
7月14日,第十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(简称“泛珠论坛”)在广州举行,国家部委和泛珠“9+2”各方代表、专家学者、企业代表等齐聚,就“深化省际交界地区合作 促进泛珠区域协调发展”主题展开探讨。
就在一周前的7月6日,2023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在贵州召开,这次会议规格很高,共9个省份省级政府“一把手”,以及香港、澳门特首现场出席并发言。
泛珠三角区域,涵盖11个省区,包含广东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9个内地省份,以及香港、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,简称“9+2”。
数据显示,泛珠地区占全国1/5的国土面积、1/3的人口,经济总量超过42万亿元,贡献了全国1/3以上的经济总量,以下是泛珠11个省区的2022年的GDP数据👇
有人可能会问,泛珠为什么是这11个省区呢?
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,按径流量计算,是中国第二大河,其流经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湖南、江西等8个省区,这八个省区可以通过珠江三大水系(西江、北江、东江)串联起来。
四川、福建虽不在珠江流域,但在产业、人口等层面与珠三角联系紧密,海南以前隶属于广东省,与珠三角的往来也十分密切,所以这三个省份加入泛珠,也不奇怪。
当然,如果从人员来往密切度来衡量,湖北、河南、重庆其实也可以加入泛珠,以下是 珠三角地区外省人口数量排名,湖北、河南、重庆与珠三角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👇
数据来自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》。
如上所示,珠三角城市群的外省人中,最多的是湖南人,大约399万人,其次是广西人(约370.5万)、四川人(191.19万)、湖北人(181.2万)、江西人(143.8万)、河南人(119.2万)、贵州人(67.53万)、重庆人(62.5万)、福建人(58.6万)。
“泛珠”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,由广东首先提起,并在2004年正式开启,并得到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八省(区)政府和香港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响应,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,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逐渐成为一个长期联动的机制。
2016年3月,国务院批复《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》,在随后的国家十三五规划与十四五规划,也均点名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”。
这意味着倡导了十余年的泛珠三角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。
提到泛珠,很多人会联想到长江经济带。
大家知道,中国经济有三个龙头,分别是北京领衔的京津冀,上海领衔的长三角,以及广深港澳领衔的粤港澳大湾区。
其中,长三角并没有满足于江浙沪皖三省一市,而是通过长江水道与广袤的长江流域建立起紧密的联系,涵盖11个省市的长江经济带应运而生👇
2016年9月,国务院印发《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》,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也上升为国家战略。
该规划确立了“一轴、两翼、三极、多点”的发展格局。其中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,“两翼”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,“三极”指的是长三角、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三大增长极。
对比长三角与珠三角可以发现,珠三角更擅长的是外向经济,对外开放的水平很高,但短板是腹地经济,与内陆市场的联系不如长三角紧密,在带动内陆经济方面相对不足。
在此背景下,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,有助于提高珠三角对内陆省份的辐射带动效应,打造一个足以与长江经济带相媲美的珠江经济带。
写到,可能有人会问,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是上海,那泛珠的龙头城市会是谁?
目前,泛珠龙头区域有广州、深圳、香港三个一线城市,三者能级相当,各有优势,谁也没有像上海在长江经济带那样取得压倒性的优势。
这是为什么呢?也许,我们可以从地理中去寻找原因。
长江与黄河定义了国人心中大江大河的标准模板,大河自西向东流,存在一条非常清晰的干流,其他支流呈鱼骨状分布在干流周边。
但是,当你打开一张珠江流域的地图,可以发现,珠江并不存在一条非常突出的干流,反而更像是“散装”的几条河流。
而且,长江与黄河各自只有一个入海口,而珠江却有八个入海口,被称之为“八大口门”,这又是一个“散装”的形态。
所以,从河流形态来看,长江与黄河由于是“集装”的,更容易孕育出一个龙头城市,而珠江本身就是“散装”的,其流经的区域,更容易孕育出多中心的城市群。
大江大河,孕育大国大城!长江与珠江,分别是中国第一大河与第二大河,期待这两条大河,各自带起一支队伍,共同把中国经济推向更高水平。
延伸阅读: